自從106年起,政府推行零安樂死政策,各地方政府也積極推行免費絕育活動,促使民眾自主性的將周遭的流浪動物帶去節育,直到六年後的現在,效果顯著,現在要在路上看到新生的幼犬和幼貓,真的是沒以前容易。
三峽最近也發現有很多TNR(誘捕、絕育、原地放養)的貓,他們都有剪耳做記號,辨識容易,但總覺得好像是有心人士抓來放養,因為以前不曾見過那麼多貓,最近就發現了一隻臺灣鼴鼠的屍體和一隻不知名蜥蜴,心裡有點不捨。
自從106年起,政府推行零安樂死政策,各地方政府也積極推行免費絕育活動,促使民眾自主性的將周遭的流浪動物帶去節育,直到六年後的現在,效果顯著,現在要在路上看到新生的幼犬和幼貓,真的是沒以前容易。
三峽最近也發現有很多TNR(誘捕、絕育、原地放養)的貓,他們都有剪耳做記號,辨識容易,但總覺得好像是有心人士抓來放養,因為以前不曾見過那麼多貓,最近就發現了一隻臺灣鼴鼠的屍體和一隻不知名蜥蜴,心裡有點不捨。
認識松伯好幾年了,他是住在附近的慈濟人,也喜歡農耕,但因為沒有自己的田地只好在大豹溪旁找塊荒地自己開墾,他的田十分整齊,就像板豆腐一樣井然有序,每次有喜歡種田的朋友來訪,我都會帶去參觀他的田,他也會很大方的跟我們分享他種的無農藥蔬菜。
從他家可以俯瞰我家農舍,我有沒有來工作他都知道,如果我待得太晚還沒回家他會打"賴"來催促我說:[查某囝仔人,單獨一個,不要待太晚!趕快回家],像爸爸一樣的叮嚀我,以前還沒裝監視器時,我還可以打電話問他當地天氣狀況,山裡陰晴不定,經常街上下著雨,山裡卻是好天氣,因為要做農事,沒下雨再過去才能工作啊!
阿爸留了一塊在三峽插角的農地給我們兄妹,地理位置相當不錯,位於大板根森林遊樂區正前方,遊客沿著步道走訪大豹吊橋必定經過家門,故取名大豹農場。
整個農場佔地將近6分地,其中2分地為天然桂竹林,每年5月桂竹筍盛產,採收期前後約1個半月,緊接而來就是螢火蟲季,賞螢季節約1個月,另外4分地扣除農舍和前方草皮區域,還有3分地的荒煙漫草等待我們去開墾,在我的兒時記憶中,這3分地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蔬果,有柚子、檸檬、香蕉、筊白筍、及各式當季蔬果等,由於荒廢了超過20年,果樹早已長成擎天的大樹,那些原本種在花盆的樹苗也自行突破,強壯的根已深深地定植於土地當中,各個都長成修長高挑的身形,只為了爭取山谷裡稀有的陽光,猶如熱帶雨林般的場景。